來源: 更新時間:2023-08-11 閱覽986次
扁稈蔗草(Flatstalk Bulrush)別名海三棱、地梨子,是稻田的惡性雜草之一,需要及時進行控制。本文針對扁稈蔗草的分布為害、形態特征、發生特點以及防治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扁稈蔗草分布為害:扁稈蔗草為莎草科,蔗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在東北、內蒙古、華北以及江蘇、浙江及云南等地區,以及新疆的南北疆平原綠洲上,主要為害水稻。
扁稈蔗草形態特征:具匍匐根狀莖和塊莖。稈直立,高60~l00cm,三棱形。葉基生和稈生,條形,與稈近等長,基部具長葉鞘。葉狀苞片1~3,長于花序;長側枝聚傘花序短縮成頭狀,假側生,有時具少數短輻射枝,有l~6個小穗;小穗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具多數花;鱗片長圓形,褐色或深褐色,先端缺刻狀撕裂,中脈延伸成芒狀;下位剛毛4~6條,具倒刺,短于果實;雄蕊3;柱頭2。小堅果寬倒卵形,扁,兩面稍凹或稍凸,灰白色至褐色。
扁稈蔗草發生特點:扁稈蔗草是濕生植物(即生活在草甸,河湖岸邊和沼澤的植物濕生植物喜歡潮濕環境,不能忍受較長時間的水分不足,是抗旱能力最低的陸生植物。)散生于水邊草地、沼澤地、稻田、河岸積水灘地;湖泊、溝淀以及堿性草甸的低洼濕地,常與蘆葦、水蔥、香蒲等伴生。繁殖力和再生能力很強,蔓延快,一旦侵入稻田則較難清除。球莖發芽溫度10~40℃,20~30℃最好。球莖在0~20cm土層內能出苗。
扁稈蔗草防治方法:
(1)插秧前防除雜草要在稻田春整地后每畝用莎撲隆可濕性粉劑或農思它乳油,毒土法施藥,保持 水層5天后插秩。
(2)插秧后防除雜草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插秧后7 ~9天每畝用 威農可濕性粉劑,毒土法施藥,保持水層5天;插秧后25 天用威農可濕性粉劑,毒土法二次施藥。
(3)在水稻有效分蘗末期至穗分化期防除雜草可每畝用歐 特可濕性粉劑或莎闊丹水劑,噴液量,噴藥前一天撤水,施藥24小時 后復水,保持水層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