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病蟲害圖庫 > 蟲害蟲害
黏蟲

來源: 更新時間:2023-08-11 閱覽1625次

    黏蟲是農業生產的一大害蟲,對小麥、玉米和高粱等作物的危害很大。近年來幾乎年年發生,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本文將針對黏蟲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危害特點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展開介紹,以便方便大家更好的做好防護工作!

    黏蟲形態特征:
    成蟲:

    黏蟲成蟲體色呈淡黃色或淡灰褐色,體長17~20mm,翅展35~45mm,觸角絲狀,前翅中央近前緣有2個淡黃色圓斑,外側環形圓斑較大,后翅正面呈暗褐,反面呈淡褐,緣毛呈白色,由翅尖向斜后方由1條暗色條紋,中室下角處有1個小白點,白點兩側各有1個小黑點。雄蛾較小,體色較深,其尾端經擠壓后,可伸出1對鰓蓋形的抱握器,抱握器頂端具1長刺,這一特征是別于其他近似種的可靠特征。雌蛾腹部末端有1尖形的產卵器。
    卵:
    黏蟲卵半球形,直徑0.5mm,初產時乳白色,表面有網狀脊紋,初產時白色,孵化前呈黃褐色至黑褐色。卵粒單層排列成行,不整齊,常夾于葉鞘縫內,或枯葉卷內,在水稻和谷子葉片尖端上產卵時常卷成卵棒。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38-40mm,頭黃褐色至淡紅褐色,正面有近八字形黑褐色縱紋。體色多變,背面底色有:黃褐色、淡綠色、黑褐至黑色。體背有5條縱線,背中線白色,邊緣有細黑線,兩側各有2條極明顯的淺色寬縱帶,上方1條紅褐色,下方1條黃白色、黃褐色或近紅褐色。兩縱帶邊緣飾灰白色細線。腹面污黃色,腹足外側有黑褐色斑。腹足趾鉤呈半環形排列。
    蛹:
    紅褐色,體長17~23mm,腹部第5、6、7節背面近前緣處有橫列的馬蹄形刻點,中央刻點大而密,兩側漸稀,尾端有尾刺3對,中間1對粗大,兩側各有短而彎曲的細刺1對。雄蛹生殖孔在腹部第9節,雌蛹生殖孔位于第8節。 


    黏蟲生活習性:
    黏蟲是一種無滯育性害蟲,條件適合時終年可以繁殖。在我國各地發生的時代數因地區緯度而異,緯度越高,發生世代數越少。在我國由北至南一年發生2-8代。 
    黏蟲只在幼蟲階段對農業產生危害,喜在溫暖濕潤麥田、水稻、草叢中產卵。怕高溫干旱,相對濕度75%以上,溫度23~30度利于成蟲產卵和幼蟲存活。但雨量過多,特別是遇暴風雨后,黏蟲數量又顯著下降。
    黏蟲成蟲飛翔能力強,有假死和遷飛的習性,對糖、醋、酒液和黑光燈有很強的趨性行為,喜晝伏夜出。白天在枯葉叢、草垛、灌木林、茅棚等處隱藏。在夜間有2次明顯的活動高峰,第1次在傍晚8~9時左右,另1次則在黎明前。
    黏蟲成蟲3、4月間由長江以南向北遷飛至黃淮地區繁殖,4、5月間為害麥類作物,5、6月間一代化蛹羽化成蟲后遷飛至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為害,6、7月間為害小麥、玉米、水稻和牧草,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二代化蛹羽化成蟲后向南遷飛至山東、河北、河南、蘇北和皖北等地繁殖,為害玉米、水稻。
    黏蟲成蟲羽化后必須取食花蜜補充營養,在適宜溫、濕度條件下,才能正常發育產卵。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桃、李、杏、蘋果、刺槐、油菜、大蔥、苜蓿等。
       黏蟲成蟲產卵部位趨向于黃枯葉片。在玉米苗期,卵多產在葉片尖端,成株期卵多產在穗部苞葉或果穗的花絲等部位。產卵時分泌膠質黏液,使葉片卷成條狀,常將卵黏連成行或重疊排列包住,形成卵塊,以致不易看見。每個卵塊一般20~40粒,成條狀或重疊,多者達200~300粒。


    黏蟲危害特點:
    黏蟲是一種多食性害蟲,可取食100余種植物,但喜食麥類、水稻、谷子、玉米、高粱、糜子、甘蔗蘆葦等禾本科植物。以幼蟲咬食寄主的葉片為害,1、2齡幼蟲潛入心葉取食葉肉形成小孔,3齡后由葉邊緣咬食形成缺刻。嚴重時常把葉片全部吃光僅剩光桿,甚至能把抽出的麥穗咬斷,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我國從北到南一年可發生2~8代。河北省1年發3代,以為害夏玉米最重,春玉米較輕。黏蟲為害夏玉米,主要在收獲前后咬食幼苗,造成缺苗斷壟,甚至毀種,是夏玉米全苗的大敵,故應注意黏蟲蟲情,并及時防治。在北緯33°(1月份0℃等溫線)以南黏蟲幼蟲及蛹可順利越冬或繼續為害,在此線以北地區不能越冬。黏蟲幼蟲6次蛻皮變成蛹、直至再變成黏蟲蛾后不再吃植物葉子,而改食花蜜,故不再對農業產生危害。


    黏蟲防治方法:
    1、誘殺成蟲。在田間數量開始上升時,田間設置糖醋酒誘殺盆15個/hm2,或設置楊樹枝把或谷草把30-45個/hm2,逐日誘殺成蟲,可壓低田間落卵量和幼蟲密度。
    2、誘卵和采卵。自田間成蟲產卵初期開始,麥田插小谷草把150把/hm2誘卵,每兩天換一次,將谷草把帶離田間燒毀。谷田在卵盛期,可順壟采卵,連續進行3-4次,可顯著減輕田間蟲口密度。
    3、藥劑防治。用于防治黏蟲的化學藥劑種類很多。常用的藥劑有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此兩種藥高粱禁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48%樂期本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溴氯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30%速克斃乳油2000-3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滅蟲王3號乳油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噴霧。

©2022 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全國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3號樓11-13樓  安全聯盟

免費咨詢

  • 在線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
備案號:浙ICP備09083614號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1400號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